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10件可以做的事

想做一些事情幫忙阻止全球暖化嗎?

很奇怪的,一定有人不想。理由不特別,不外乎科學家的陰謀論(藉由攻擊企業得到支持)、數據是捏造的、、、等等似是而非的理由。

真是奇也。汽機車排放廢氣(我沒有只說Co2喔)、工廠排放Co2、人類愛好浪費能源的習性、不做資源回收,這些本就是存在已久的事實了。難道因為它和暖化的因果薄弱,我們就該繼續做?

數據正不正確又怎樣?這又不是大學聯考!你的確在排放不是嗎?人類在夏天把空調開得很冷,所以夏天要帶外套,這不是莫名其妙的行為?過一陣子瓦肯人拜訪地球時,也一定會覺得我們很奇特,真是太不合邏輯了!

這裡有10件簡單的你可以做的事,以及當你這麼做時你將減少排放多少的二氧化碳附註在後。

1.改變燈光
以小型的螢光燈泡取代平常的燈泡。每年將可減少排放150磅的二氧化碳。

2.少開車
多走路、騎腳踏車、共乘、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每少開1英里的車,你將減少排放1磅的二氧化碳。

3.多做資源回收
只要藉由回收你們家一半的垃圾,每年你將可減少2400磅二氧化碳的排放。

4.檢查你的輪胎
讓你的輪胎保持適度的飽滿,可以增加平均每單位燃料的行駛哩數多於3%。
每省下來1加侖的汽油,可避免20磅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入大氣中。

5.少用熱水
把水加熱會消耗很多的能量。藉由安裝低流量的蓮蓬頭(每年可減少350磅二氧化碳的排放)並用冷水或溫水洗衣服(每年可減少500磅二氧化碳的排放)來減少熱水的使用量。

6.不買用很多材料包裝的產品
若你減低10%的垃圾量,你可以減少1200磅二氧化碳的排放。

7.調整空調
在冬天把空調調低2度並在夏天把空調調高2度,藉由這個簡單的調節動作每年可減少約2000磅二氧化碳的排放。

8.種樹
一棵樹終其一生可吸收1公噸的二氧化碳。

9.關掉電子設備
只要當你不使用時關掉電視機、DVD播放器、音響、和電腦,每年你將可減少幾千磅二氧化碳的排放。

10.將這些觀念散播出去!鼓勵你的朋友們也這麼做!

2007年12月7日 星期五

人生真正的必需

作者 陳鳳翔

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你別再以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還會回來,你可能已經從中產階級淪落到下流社會而不自知。」真是嚇壞了許多台灣人。尤其台灣最近正逢油價、物價集體上漲的敏感時刻,讓大前研一《中低階層的衝擊》書裡第一章標題『M型社會』這四字爆紅,即使不懂英文的阿公阿嬤也能將這些詞掛在嘴上。各家媒體更是到處挖掘『不景氣』的新聞,讓大家想要不覺得窮也難。

但台灣目前根本還不是M型社會。有些人拿行政院主計處公佈數據,分析台灣的所得分配,仍是常態分配,並沒有M化。不管是民進黨執政,或是之前國民黨執政期間,物價的上漲跟薪水的調升大概持平。可以說,物質生活沒有變好也沒有變差。若從全世界的排名來看,台灣的貧富差距與失業率,這兩個數據都是持續排名在全球約兩百多個國家中的前五分之一里。

即使是大前研一,也沒有說「台灣已經M型社會了」,而是說美國、日本有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台灣目前有些跡象,請大家注意,政府民間上下若能齊心努力,就可以扭轉這個趨勢。媒體誇大、斷章取義的說法,令所有的人都認為台灣社會已落入『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不公平現象中。

問題來了。為何人們會普遍感到變窮,感到台灣已經M化,感到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困難,感到生存的痛苦呢?若人們沒有這些實際的感受,傳媒怎能令『M型社會』造勢成功。

造成生活感受與真實情況兩造間這樣大的落差,背後原因固然複雜多元,但有個關鍵影響原因,那就是科技的進步使得慾望不斷被開發,讓人們認為的必需品,越來越多。

回頭看二十年前的大學校園。只有工學院學生需要使用電腦,全班也沒幾個人擁有自己的電腦;生活面來看,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腳踏車與雙腿,衣服是手洗,學校提供脫水機。沒人喝飲料。根本還沒有手機這種東西。但是,現今電腦被認為是大學生學習的必備品。交通工具是摩托車,衣服絕對是洗衣機洗,甚至外包送洗。幾乎每天一杯飲料,手機必然人手一台。

二十年,讓大學生的必需品增加許多。電腦、手機、摩托車,連帶每月數百元的油錢、通話費、網路費,此外還有洗衣費、飲料費,男生有各樣的娛樂與交際費,女生也有儀容、置裝費。科技進步使得生活必需品變多很多,薪資怎樣增加,怎樣也追趕不上必需品的購置。若不懂得分辨什麼是生活的必需品,自然會覺得經濟拮据。

近日兒童福利聯盟針對小學四、五、六年級學童,做了兒童貧富差距調查,公佈結果「超過半數的窮小孩在家沒有書桌;七成家裡沒有網路;六成二課後沒有人指導回家作業;四成五家裡沒電腦;…」從中可見多數人會認為,電腦、網路、書桌、擁有課外書都是小學生的必需品。認同這些是小學生必需品的家長,自然會覺得賺的錢不夠。但,較少人去思考,裡頭提的幾項,真的是小學生的必需品嗎?

拿電腦與網路來講,是大學生的必備學習工具沒錯,但小學生為何需要?政府與民間機關曾發起給貧窮落後地區小學生低價二手電腦運動,結果這項美意,卻害慘這些小學生。因為這些小學生的問題,多半是父母或工作忙碌、或沒有家庭教育的觀念,所以放學後都是讓小孩子放牛吃草,自由活動。當這些小孩子擁有電腦與網路之後,他們不是用來學習,大部分都是拿來上網打電動,造成他們更是落入貧窮的惡性循環。

小學生真正的必需品是足夠的親子共處,上下兩代溫馨的互動時間,是整全孩童發展的家庭教育。簡單的說,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愛,陪伴與關懷。與其給會害人網路成癮的電腦,還不如提供免費的課後輔導或陪讀。

媒體總是報導上流社會的奢華,把一般人洗腦,誤認許多不必要的物質為必需品(出國旅遊、預備退休金一千五百萬、整型…)。使得中產階級再怎樣努力賺錢,也無法填滿這些媒體製造出來的物質黑洞,人心當然惶惶。但,真正的必需品,媒體根本不報。

就像「超過半數的窮小孩在家沒有書桌」,誤導人們以為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他們全部都窮到極點。但是,一張最簡單的摺疊桌子,兩百元就有。台灣對於低收入戶的照顧,絕對不可能超過半數的窮人家庭連兩百元都出不起。應該要繼續探究追蹤的是去瞭解「家長為何不購置?」是否他們不懂得財務分配?每月有錢買酒買菸,卻沒錢買張書桌。或是沒有家庭教育的觀念,認為孩子的讀書活動僅限於學校?…等等非物質因素。

單向度的報導,將人們的思考全簡化為「物質」答案。幸福快樂也被化約為「物質多寡」。以致於多數的人們根本還沒有從中產階級淪落到下流社會,卻錯覺自己很窮。政治人物說,『笨蛋,問題在經濟!』真是這樣子的嗎?當然經濟問題很重要,政府也應該帶領各行業不斷經濟成長。但恐怕多數人的問題是在非物質的答案!就像小學生們真正的必需品是父母的愛,陪伴與關懷。我們可以說,『笨蛋,問題在瞭解什麼是人生真正的必需!』

財務智商-收支進化論

【轉錄】
財務智商--收支進化論 開啟財富自由之門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為了追尋夢想而奉獻一生心力的大有人在,就算是升斗小民也在企盼著,能夠在離開工作之後可以去完成一些自己的理想,可能是來趟登月之旅,也可能是農場主人,當然也可能是跟隨上人的腳步去作善事。夢想可以很多元,但在到達夢想之前的過程似乎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必須先達到「財務自由」。

在未達「財務自由」境界時,為了生活必須為五斗米折腰,會擔心行程轉換耽誤工作的時間,因為「時間」跟「金錢」是您的主人;但當您到達「財務自由」的境界時,您就會有充足的資金來構建您的夢想,有足夠的時間來執行您的夢想,因為您已是「時間」跟「金錢」
的主人。

開啟財務自由第一扇門 - 建立財務體檢表
當我們想要瞭解一家企業的好壞時,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藉由該企業的財務報表,透過各項數
據的分析統計,就可以診斷出該企業的問題所在。同樣的道理,當我們想瞭解自己的財務狀
況時,藉由一張完整的個人財務報表,也能傳達出個人財務狀況的種種訊息。
財務體檢表並非一般的記帳報表,因為記帳只是紀錄個人的消費行為,頂多只能做到防堵作
去高消費,或是不當消費的效果,而財務體檢表是將記帳提升到經營管理層次,它不單單只
是用來瞭解個人的財務狀況而已,透過財務報表所傳達出的訊息,可以用來調整及分析個人
的財務結構,找出最佳的財務結構,達到增加收入減少支出的目的,因此,財務體檢表是跨
出財務自由的第一扇門。

開啟財務自由第二扇門 - 瞭解可投資商品
人賺錢時,錢是主人,人們每天競競業業的工作以換取生活的溫飽;錢賺錢時,人是主人,
人們可以指使它所擁有的錢去替他工作,賺取更多的金錢來滿足自己的理想願望。但金錢是
盲目的,不會自己去研判適合它停泊的地方,所以想作為金錢主人的人們,就必須要有指派
金錢去作合適工作的能力。
就像我們找工作一樣,到底那一個工作最適合我們的錢去從事呢?作為金錢主人的人們,必
須清楚瞭解錢的就業市場上有那些工作機會,才能正確而有效率的把手中的錢派過去工作。
換言之,就是我們必須清楚瞭解有那些商品可以提供投資效益,才能將手中的資金投入下
去,而不是口中說投資錢卻還躺在銀行。

開啟財務自由第三扇門 - 認清風險與報酬
報酬跟風險是感情好的像連體嬰的雙胞胎,它們不會單獨存在,當我們派遣我們的錢去從事
投資以賺取報酬時,風險就會緊接著跟隨而來。然而投資報酬隨著標的商品的不同而有差
異,所以風險也是會有所變動,只要能夠有效的控制風險,就能獲取最佳的投資報酬。
如何有效的控制風險,是進行投資時首要的準備工作,商品的報酬高低決定著風險的大小,
譬如,將錢放在銀行是風險最低的投資,但相對的它所能提供的報酬(利率)數字也很微
薄,特別是在目前通膨聲浪高漲的時代,貨幣的波動一下子就能把銀行給予的利率報酬給吃
掉;又譬如,投資草創之初的郭台銘,其所從事的是低階的電子零組件製造,進入的門檻並
不高,背後又沒有資金後台及大廠的撐腰,投資風險之大可想而知,然而今天郭台銘成功
了,投資他的報酬率是以萬倍來計算的。所以唯有瞭解標的商品的風險與報酬,才能做出最
合適的投資。

開啟財務自由第四扇門 -用時機創造財富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要達成財務自由並非如電視連續劇中的情節可以一覺醒來就整個改觀,它是必須藉由目標的設定以及時間的累積才能達成的。

擁有前副總統及國民黨榮譽主席身份的連戰先生,他的財富算是國內有名的,他不像王永慶、郭台銘靠個經營事業,晉身到富豪之門。他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也就是說他有一位富爸爸,可是連戰先翁連震東先生一生公務員,其實能留下來的金錢也很有限,那他們是如何建構連家百億身家的呢?如果您認為是利用公權力強取豪奪那您就錯了,連家的財富其實是來自於投資致富;光復初期,連媽媽將連爸爸每月薪資,扣除基本開銷及備用之需後,將錢積極的買進三商銀及北商銀(現在的永豐金控)的股票,因為連媽媽觀察出台灣經濟一旦起飛,金融業一定會跟隨著成長,所以他每月一點一滴的購入上述股票,時間日積月累加上股利滾存效益,以及台灣在民國七十年代的經濟起飛,終於累積出百億的身家。所以只要儘早設定目標,時間絕對可以協助您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

時間資本+財商腦袋 財務自由非夢事
要達到財務自由只要四個步驟
1.建立財務體檢表,找出自身財務的優缺點。
2.瞭解可投資商品,作金錢的主人讓錢賺錢。
3.認清風險與報酬,派錢去作有效率的工作。
4.用時機創造財富,多元收入達成財務自由。

在人生的競技之中,大家擁有相同的時間條件,卻常常出現不太一樣的結果,有人認為「運氣」不好,有人認為「機會」太少,然而「運氣」跟「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因為當「機會」來臨時您掌握不住也是枉然,當「運氣」跟隨您時卻不去運用也是白白浪費。